孙燕姿-遇见

本文最后更新于:几秒前

回头一看,《遇见》已经是快二十年前的歌,孙燕姿也成了大家口中的“冷门歌手”。恍惚中孙燕姿和周杰伦的冉冉升起还清晰可见,似乎就在昨日语文老师还提到最喜欢的歌手就是孙燕姿。可转一转眼,十几年已经过去了,宴席已经散却,遇见的旧日已经不在,遇见的又添新人。

遇见有不少近义词,比如碰见、邂逅;然而传达的意思却略有不同。我碰见了幼时玩伴,我邂逅了多年前的她,我遇见了你。当我碰见她的时候,我脚步稍作停歇,又继续向前;当我邂逅她的时候,脚步停下,夕阳不仅染红了晚霞;当我遇见她的时候,我的脚步停下,我不知道是否该迈步,我的心也在踌躇。遇见这个词,是意义最不明确的,既不知道遇见的是好事还是坏事,也不知道我只是看了一眼,还是看到繁星挂满天空。

当我遇见她之前,她在哪里呢?似乎答案应该是某个我不在的地方,但歌词开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。“听见冬天的离开/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”。当我醒来之前,我显然是遇不到任何人的。当你站在孙悟空画的圈子里的时候,圈外的白骨姑娘又怎么给一场意外的邂逅呢?我们就像眼睛被一圈圈缠住的人一样,站在旷野并不意味着目及高远。看似前途一片坦荡,有路的地方却很少,甚至不长荆棘的地方都很少。不过好消息是,我们并不用睁眼看路。毕竟冬天还在这里,冬眠何必醒来。

当我遇见她之前,我在做什么呢?“我想 我等 我期待”,最美丽的大海在沙漠人的心中,最美丽的雪在南国人的梦中。一件有趣的事,不在于它已经做到的时候,当然也不在于做不到的时候。而在于可能性就在你手中,却又滑腻难捉。看不清容貌,心中却已经画出了最美的图景。心中斗志昂扬,脚下步伐坚定。然而美丽的英雄主义是短暂的,没几个人能真的像堂吉诃德那样一次次带着长矛和战马出发,更多的人已经被生活捏成了它的形状,“未来却不能因此安排”。

遵照常见的 A-A-B 模式,歌曲里又重复了一次 A 段落。这次的重复里,提到了我要“遇见”谁,也提到了“如何”遇见她。我所要遇见的是“有一个人”,遇见她,需要多“拐几个弯”。就像那句雄心壮志的誓言,前途是光明的,道路是曲折的。虽然你不知道前途是什么,也不知道曲折是什么意思,但这又何妨于我呢?即使光明的前途是在“阴天 傍晚 车窗外”,即使“向左 向右 向前看”,也看不到未来的人。

单从遇见这个词,我们难以猜测发生了什么事,好事还是坏事。但两个 A 段,甚至让这次遇见更加朦胧。没有过去的我走向未知未来的她,遇见时又会发生什么呢?B 段第一次出现的时候,我还没有遇见她,但我的憧憬已经溢出心怀了。“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”,虽然前途未卜,但一颗长大的心还在热烈地跳动。“我等的人她在多远的未来”,是触手可及,还是咫尺天涯。热烈的心快要变成焦急的心了。“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”,地铁、人海,都是人声鼎沸的地方,那边的风儿当然也更加喧嚣。越来越急促的脚步,越来越急切的心情,搭配这喧嚣的风儿,心中会是更凉爽了呢,还是把这心中的火吹得更旺一些呢,还是说,直接吹灭了这把火呢?“我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”,失意的人儿在这里排起了队,等那爱神一支一支箭,射向我们的胸膛。第一次出现的 B 段,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“迷茫”。不知道要遇见谁,不知道她在哪里,不知道该说什么,不知道要不要听风言风语,不知道该如何走向前方。一片迷茫之后,歌曲又重复了一遍 A-B 。

B 段第二次出现之后,有了一个新的 B 段。“我往前飞 飞过一片时间海”,代指时间过了很久,已经过了遇见的时候。“我们也曾在爱情里受伤害”,大家可能早就注意到了,这分明是一首情歌,也是一部爱情电影的主题曲,但我却没有往这个方向理解。我想,以美女喻理想,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手法了,从蒹葭的所谓伊人开始便争论不休。这里我自然不知道作者何意,大概和我想的不一样,但也无妨。回到歌词,此句和下句,分明写的是遇见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回忆,但话留有转机。“也曾有伤害”也就是大多数时候没伤害;“有点窄”也就是亦可通行。所以也就引出了后边,即使遇见并不是那么完美,但也是“最美丽的意外”。到这里,B 段就应该结束了。然而歌曲中还有一句结尾——“总有一天我的谜底会揭开”。这句歌词游离于整首歌曲的边界上。整首歌只有前两句是真正在写我,后边的着眼点都在相遇上:我期待什么样的人,我期待什么样的邂逅,我该如何才能触及这个邂逅。然而最后一句,A B段之外,话锋一转,我的谜底会揭开。

当我们憧憬未来的时候,我们具体在憧憬什么东西呢?是未来的我更加聪明强壮,还是未来的我更加有钱有权,还是未来的我遇到了更好的她?常听到一句淡的不能再淡的鸡汤——过程比结果更重要。为了美好的未来,我们满怀信心,找寻方法解决路上的艰险,最后成功或者失败。这是我们想要的吗?这是我们真正的谜底吗?从电影或者歌曲的立意来看,这句淡鸡汤似乎是对的。羊肠小路终点也能有些许光明。可才子佳人终究是水月镜花,身处真实世界的我们,应该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呢?正确的答案还是那句淡鸡汤,就像阿甘耳边经常回荡的那句话——“Run, Forrest, run.”——一样。似乎离了这句话,所追寻的竟真只是水中月、镜中花了;听起来确实比有点疲倦的 Run 要惨多了。虽然我也没有答案,虽然所谓的正确答案既正确又鼓舞人心,但我还是更习惯找寻自己的答案。